close

台灣黑熊呼喚愛 玉管處10年保育有成

更新日期:2009/01/24 00:29 記者慶正/台北報導

「黑熊媽媽帶領兩隻幼熊越溪,可是溪水太深,小黑熊不敢過,不時唉唉的叫著,結果母熊不安地來回搜尋,最後回頭攜帶小熊,循原路折返。」

布農勇士、玉山國家公園「黑熊專案保育小組」林淵源,看著以V8全程錄影的動態畫面,回憶今年1月9日,他與屏科大黑熊研究團隊在八通關古道東段大分附近溪谷,與台灣黑熊母子相遇的珍貴經過。這也是玉山管理處成立23年來,首次目擊最久的一次。

參與黑熊計畫10年,林淵源專長各種野生動物出沒習性和捕抓技巧,由昔日縱橫高山荒野、以善獵聞名的資深布農族獵人,轉型為玉管處保育人員,屢次成功協助黑熊研究單位執行繫放工作。他說:「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母熊親子,我很感動!也證明玉管處長期以來生態保育的成功。」

林淵源指出,「闊闊斯」代表布農語「竹箭」,而八通關古道東段大分附近生物多樣性豐富,是「台灣黑熊」的重要棲地,工作人員也看到多處黑熊排遺及一處黑熊的臨時巢穴。沿途也見到包括水鹿、山羌、藍腹鷴、松鴉等野生動物,牠們不只數量明顯增加,出現頻率也很高。

人稱熊媽媽、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黃美秀指出,過去稱熊會攻擊人,事實上,熊遇到人會先逃離。

黃美秀表示,動物才是山林的主人,當民眾上山看到野生動物時,應該保持安靜,避免干擾,靜靜的觀察。如果聽見黑熊的聲音或見到黑熊,應盡速低調離開現場,以免發生意外。

營建署長葉世文說,民國74年4月他擔任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首任處長,25年來,一路看著玉管處成長。尤其民國85年成立「黑熊專案保育小組」以來,致力於台灣黑熊保育及生態研究,成效豐碩。

葉世文強調,營建署未來除繼續投注研究經費,並以族群動態與青剛櫟森林的交互作用,以及台灣黑熊遺傳學為主軸,試圖了解台灣山區大型哺乳動物與森林生態系的複雜關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